设置

关灯

第七十五章 明末教父 (1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杨波见到秀才谈起这个张溥如同后世那些装逼的谈起黑帮电影必提《教父》一般,心里有些好笑,只是等他听完秀才的话,深深吸了口气……

        用教父的名头形容张溥那是侮辱他,张溥是另一个顾宪成,比顾宪成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是这个时代的无冕之王,是没有立于朝堂之上的土皇帝。

        泰昌元年,张溥结交同里张采,两人“契合无间,同求进益,共倡党社”,人称“娄东二张”。

        崇祯三年秋,复社成立第二年,张溥考中举人,同时中举的还有复社的众多骨干吴伟业、杨廷枢、吴昌时、陈子龙等人,中举后的张溥在南京召开了复社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崇祯四年春,张溥进京参加会试,主持会试的是周延儒。在这次会试中,张溥为会魁,他的门人吴伟业为会元,不久又举行殿试,张溥被授庶吉士,吴伟业则高中榜眼,复社成立以后,张溥简直就像在家里供奉了逢考必过神,仅用了二年时间,三步并作两步,就从一介白身变成了庶吉士。

        可惜张溥组织能力超强,对于当官却是茫然无措,加上其为人狂傲蛮横,处事肆无忌惮,在温体仁的弹劾,崇祯帝的颌首之下,张溥灰溜溜的止步于仕途。

        虽然仕途不利,但张溥并未放弃,他把目光转向了培养弟子身上,用另一种方法参与到把持朝政中来,不仅复社骨干如吴伟业、杨廷枢等进步神速,他们在提携子弟和门人方面也不遗余力,因此复社中有很多人都金榜题名,是大江南北的读书人纷纷加入复社,拜倒在张溥门下。

        孔子有弟子三千人,张溥的弟子多达七千多人,呈现出“复社声气遍天下,俱以两张为宗”的局面……

        时,人不敢直呼二张的名字,而是称为“西张、南张”或者是“西张先生、南张先生、二张夫子”,称张溥手下太仓四社长为“四配”,他的十个门人为“十哲”,十兄弟为“十常侍”,又有依托在张溥门下,为复社奔走挣活动经费的五人,被称为“五狗”,只要拜入张溥门下,很快就能考取功名。

        时曰:“远近谓士子出天如门者必速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