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六三七章 五步抑扬格的魅力 (1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鲁麟在文章中将这首诗分成了四节,然后分别对每一节以及每一句进行讲解。

        第一节写诗人伫立在林间交叉路口……

        第二节诗人选择了一条路……

        第三节开始了艰难地跋涉……

        第四节诗人遥想对往事的回顾……

        “张重的这首《未选择的路》虽然只写了他自己的一次选择,但是揭示的却是人生道路上面临的重大抉择。他没有直言两条路代表什么,也没有向大家说哪条路更好,他阐明的只是抉择本身。诗歌描绘的是一个面临抉择的人和他进行抉择时的心态……”

        “无论中外,意象都是一种古老的诗歌艺术表达方式,路是这首诗最终的一个意象,既是具体的道路,也具有人生道路的象征意义……”

        鲁麟像一个给学生们讲课的中学老师,在文章的前面详细地解析了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和意象艺术的使用。

        到了后半部分则开始重点讲解这首诗的语言特征。

        “格律和尾韵是诗歌的区别性特征。这首诗包括四个诗节,每节五行,主导格律为五步抑扬格,在此基础上格律时而发生变化。以第一诗节为例,第二诗行前三音步为抑扬格,四五音步为扬抑格,第三诗行一二音步为抑扬格,三音步为抑抑格,四五音步为扬抑格。反复变化的格律避免了语音的单调乏味,增添了妙趣,使诗歌富有韵律感。”

        “诗的尾韵味aaa、cdd、ff、hhh。同一诗节内不同诗行间的交替用韵和不同诗节间的连续换韵使诗节间完美结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