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二十四章 (1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诸位!”

        晚宴即将开始的时候,公孙度举杯向众人说道“这位想必你都听说过他的大名,没错,正是李儒,李文优!”

        “董卓不管他是好还是坏,他能一步步走到丞相的位置,几近改朝换代的地步,都说明他的厉害。但是,董卓能走到那样的地步,其主要原因便是李儒。要是没有他的出谋划策,恐怕董卓还在河东捉瞎。”

        公孙度说话的时候,徐荣、魏攸等一众文武俱是将目光放到了宴会上唯一的陌生人身上。正如公孙度所言,虽然他们没有见过李儒,但是李儒的名头不说如雷贯耳,却也相去不远。毕竟群雄讨董这样的大事,从某方面来讲,与李儒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同样的,李儒也在打量徐荣等人。他发现除了一两人,像徐荣和黄忠还有些印象以外,其他人似乎从未见过。而从大家的座次来看,徐荣和黄忠也是最前面的几人之二,但是这样李儒就会觉得其他人不如这两人了吗?当然不,要真是这样想,那么公孙度也不用费尽心机,派人将他从长安之乱中解救出来了。不说别的,就说与徐荣、黄忠座次相当的,便有四五人,李儒着重观察了一番,发现其中文士四人,武将一人。

        恰在这时,公孙度的话已经说完,李儒起身,放低姿态道“儒初来乍到,不晓世事,要是有何不当之处,还请诸位同僚能体谅一二!”

        这两年下来,魏攸已经发现自己的能耐与荀攸、戏忠相比着实要差上一些,因此他几次欲要退位让贤,然而,戏忠是个懒散的性子,出谋划策也就算了,要做更多的事还是算了,还不如多喝点酒。想起酒,戏忠就觉得以前喝的不是酒,而是马尿,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荀攸倒是十分积极,将乔杨楼也打理得很好,但是出身荀家的他,深知过犹不及,深谙做事可以高调,但是做人一定要低调的道理。

        所以,文臣仍是以魏攸为首,面对李儒的话,魏攸当仁不让的起身道“文优兄言过了!我等既然都是主公的下属,那就是一家人,自然要相互帮助,自然也就谈不上所谓的体谅的了。”

        “阁下所言极是!相互帮助才是正理!”李儒不知魏攸之名,只能如此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