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八十七章 蔡氏之谋 (1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却说此次刘表相招刘备,除了所言曹操之事,亦有枕旁风的作用。

        相叙前事,刘表入襄,乃是因为纳了蔡氏为正妻,方才站稳了脚跟。然而,那时刘表年岁已是不低,及至今日,更是年老体弱,而蔡氏却仍是风华正茂。

        蔡氏对于自己倒是不怎么担心,毕竟没了刘表,她也仍是刘表明媒正娶的正妻,至不济,也还有蔡家在背后为她撑腰。

        只是蔡氏虽是正妻,但在刘表入荆州之前,尚有一妻,只是为其诞下一子便力竭而亡,也即是蔡氏所出并非长子,而是次子。如今正是长幼有序之时,蔡氏不得不操心此事。

        因此,蔡氏于家中比以往对刘琦更加的挑剔,稍有不当,便会一番说教。

        刘琦从蔡氏的态度中感到了不妙,禀明刘表之后,搬出了州牧府。然而,蔡氏仍是不放过他,时时着人唤过府来一番“教诲”。

        刘琦深觉如此下去,将性命不保,奈何却无计可施。恰好,他与左近的隆中诸葛孔明有旧,于一日相邀过府一叙,相请保命之策。

        得了孔明之计,刘琦便请命外出看顾一郡,刘表尚未察觉到府中诡异之境的真正目的,加之他也有心培养长子,于是同意了下来,并将除了襄阳所在最为繁荣的南郡之外的江夏交到了其手中。

        刘琦离了襄阳,自觉保得一命,安下了心来。蔡氏也因为他的外放同样暂时放心下来。这一切,却在去年刘备到来之后,被打破。

        在蔡氏看来,刘表、刘备、刘琦,俱是同宗之人,刘表信任刘备,并委以重任,必是在为刘琦培养值得信任之人,于是暗中吩咐蔡瑁对刘备进行处置。也正是因此,蔡瑁才会有恃无恐的克扣刘备的钱粮军械,才会选择的卢送与刘备。

        刘表对此事也是知晓,但蔡家势大,尚需仰仗,加之刘备实际上受到的影响并不大,所以也就装作不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