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零六章 初步先拿出一万元 (1 / 3)

还不赶快来体验!!!

        华清大学的优秀不必说,是个华国人都清楚。

        不管在哪个年代华清大学毕业生都是抢手货,80年代更是大把的zf部门和大型国企提供就业机会给他们,身为华清大学的毕业生,这年头若是找不到工作那肯定是个大笑话。

        但,这并不代表华清大学的毕业生就只会选择进入zf部门和大型国企,而没有其他选择了。

        这一次新机械厂找工程师的弯弯绕也让钟白提前把培养科研人才纳入了计划中,而培养正规人才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从好大学的相关专业里挑选好苗子了。

        在白峰集团尚未成立、还没打出名气之前,想要靠其自身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难如登天,就好比在这年头还没有出名的比尔·盖茨,他连自己都还是个读书的学生,dos系统连个影儿都没有的情况下,你说他光凭一张嘴就让d那些优秀理工科毕业生加入微软公司,这可能吗?

        所以钟白不得不使用曲线救国的方法,先建立白峰奖学金资助那些家境不好的贫寒学子,同时也算变相的长线宣传集团名声,等四年下来第一批资助学生毕业的那时候效果也就慢慢开始凸显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即使奖学金资助出的优秀学子将来不加入白峰集团,但为华国培养了实打实的工业人才,这归根结底是件大好事。

        钟白从来没有忘记,在以前的那个时空里,其实在80-90年代有大批的优秀学子远渡重洋,去d留学最终留在了那里。

        你不能说这些学子们崇洋媚外,没有选择报效祖国,因为当时整个华国工业领域的就业就如同死水一滩,并没有多少选择,待遇虽然看上去还可以,但远远未到可以和d、rb这些工业强国相提并论的阶段。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无法从某个单独事例中得出这个人是爱国还是不爱国的,但根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从80年代中期往后,尤其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随着西方国家对华国的经济制裁、贸易封锁愈演愈烈,起码有超过30的海外留学生最终没有选择返回祖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