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七百七十六章 做客 (1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郑老与陈逸三人商议任国辉的命运,并没有花费太长的时间,一个小小的盗墓贼,还不至于让他们讨论大半天。

        而陈逸,也是在接下来的时间中,继续和文老一块,学习柴窑的制作全过程,拉胚制器,这关系到柴窑是否能达到薄如纸的关键所在,而釉料的涂抹,这关系到青如天,至于烧制过程,则是关系到明如镜以及声如磬了。

        可以说,每一个过程,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柴窑之所以闻名天下,靠的就是这四个特点,如果没有了这四个特点,柴窑也就跟普通瓷器一般无二了,四点缺一,就不是一件合格品。

        去丁润家族中坐客的时间,是在今天中午,陈逸跟着文老学习到将近十一点,便接到了丁润的电话,询问他的位置,说要来接自己过去。

        陈逸则是一笑,告诉他先去林天宝的古玩店等一会,自己随后就到。

        之后,陈逸向文老讲述了这件事情,然后进入到了收藏室,拿了两件与昨天不同的柴窑瓷器,开着丁润的奥迪,向着古玩市场而去。

        昨天给林天宝和丁润观看的柴窑,是一碗一碟,而这次,他所带去的,其中一件是一套茶盏,分为盏和托盘,盏自然是普遍意义上的茶杯,托盘自不用说。

        只不过这个盏,却是与现在的平底茶杯,有着一些不同,托口较高。而中间呈空心盏状。

        瓷盏始见于东晋,南北朝开始流行,只不过在唐以及五代时期。茶盏便开始配有茶托,而明清以后的茶盏,又配以盏盖,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的三才杯或三才碗,又称盖碗。

        柴窑的制作。完完全全是根据唐代以及五代的青釉瓷器记载,而进行的。可以说全面的复原当时的青瓷文化,柴窑发扬光大,不仅仅只是能制作出柴窑而已,还需要将柴窑的文化从历史中提练出来。加入制作之中,这足以证明了文老在瓷器上的深厚造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