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42 生态区之战 (1 / 4)

还不赶快来体验!!!

        宇宙飞船只要规模达到主力战舰规模的,基本上都会拥有自己的生态区,一般來说300公里以上的战舰都被称为主力战舰,而这种战舰最大直径也能达到120公里,如此巨大的空间绝对能够允许核心部位设立中央生态区。

        这是一片人工小天地,天空中的阳光是通过空间折叠发动机进行充能的,而且真实的模拟了24小时的昼夜轮换速度,虽然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为什么最适宜人类生活的昼夜轮转速度是24个小时呢,也许只有无常还有一些严守古代机密的人才能回答。

        阳光、空气当然还需要水,飞船内巨大的淡水舱里,储存着循环使用的淡水,这其中的一部分会进入生态区的地下,在人造暗河的控制下变成泉水渗出大地,汇合成小溪注入江河,然后会在某一个低洼处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湖。

        有了地表水,就会有水蒸气,拥有了充足的高度差和温度差,水蒸气自然在生态区的顶部凝聚成云,好了,既然有云彩了,只要人类稍微施加一点风能,还有调节一下温度,自然就会出现风霜雨雪的自然景观了。

        建造一个成功的生态区,永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面涉及的学科实在是太多了,有人曾经统计过,主力战舰的生态区所需要的建造资金,足足比战舰主炮的所需要的资金量还要增加两成。

        按理说以战斗为主的战舰,其中的每一寸空间都异常的珍贵,而且生产战舰也都是吞金的怪兽,那么为什么人类还总是浪费空间和金钱,往飞船内增加这种仿生空间呢。

        其实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传统,在很多学者的眼中,人类走入宇宙进行超远距离的航行,当然归功于空间折叠发动机的发明,但是另外两项科技的发展也是功不可沒的。

        一种就是人工重力,而另一种就是生态区技术的成熟了,在漫长的宇宙航行中,人类如果长时间处在失重条件下,不仅身体会出现各种疾病而且情绪非常容易崩溃,在最早宇宙航行中,真的曾经发生过疯子毁掉整艘飞船的惨剧。

        随着人工重力技术的成熟,紧接着生态区技术也应运而生了,航行中的人类终于不用天天面对钢铁的墙壁和无尽的仪表零件了,当蓝天碧水、草原丘陵、溪流小镇出现在人们面前之时,当烤肉和啤酒在宴会上被争相传递之时,人类终于开始将冰冷的宇宙飞船当成自己的家了。

        直到现在,拥有生态区的战舰,都是那些军人们的大爱,他们可以不在任何星球停泊都能得到休假的机会,这让他们哪怕横渡整个宇宙也不会觉得心理疲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