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16 局势 (1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一个月前,辽帝耶律洪基驾崩,因为他儿子耶律俊早亡,皇位就落到了孙子耶律延禧头上。

        耶律延禧今年二十六岁,按理说继位后就能亲政,可惜因为他太年轻,压不住那些长辈叔伯,致使朝廷大权旁落。

        耶律洪基驾崩前已经料到自己孙子无法掌控皇权,特意做出安排,一个是太后萧氏,一个就是南院大王萧峰。

        萧峰入辽后,屡立大功,很得耶律洪基的信任,后来萧远山回辽国,萧峰身世被揭露,身上又多了一层光环,太后萧氏的族人。

        就这样,有着皇帝和太后双重宠信,萧峰在辽国官场上如同开了挂,不仅当上南院大王,还执掌辽国南方军队,耶律洪基死后,萧峰顺理成章辅助小皇帝耶律延禧,成为摄政王。

        萧峰之所以能这么顺利执掌大辽权利,一是因为他性格豪爽大气,并且对权利不屑一顾,很符合耶律洪基和太后的胃口。

        哪个皇帝不想自己的臣子有能力的同时,还没野心,萧峰就是这样一个人。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萧峰是太后一脉的族人,甚至与耶律延禧还有不远的血缘关系,算是皇亲国戚,加上这一代萧家并没有太过出色的晚辈,萧峰顺理成章就成为了萧氏在朝堂的代言人。

        第三个原因是朝廷中并不是以萧峰一家独大,耶律延禧的堂叔,大辽北院大王正好能平衡萧峰的权利。

        萧峰上位,平衡朝堂之上的权利,让耶律延禧顺利坐上皇位。萧峰峰能在大辽执掌高位,有其必然性。

        这次赵佶之所以安排王忠和童贯出使大辽,就是因为耶律洪基驾崩,耶律延禧登位,防止大宋占便宜,所以在边关陈兵三十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