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各分门庭 (2 / 6)

还不赶快来体验!!!

        在这个时节往金波坊市方向来的上清门弟子,不是去恒泽天就是去万蝶谷办差,迟师姐修为合适,也说了自己是来办差的,那些在坊市中等候的茂宗弟子,如何会让她就这般离去?都是好言相待、曲意结交,迟师姐开始几日还笑脸相迎,过得几日,大概是被烦得厉害,又见这群人中最出色的几个并无前来攀附的意思,对那些小弟子的脸色也渐渐淡了。不过人情已是粘上,想要甩脱便没那么容易了,而且一行人再往前去,便要进入黄首山,此山山势险要,却不宜独身前行,迟师姐也只得暂时按捺脾气,勉强应付着。

        孟令月笑道,“头一次出门,多少都要吃些哑巴亏,我只佩服你,分明也是第一次出门办差,却偏偏是个小机灵鬼,那日迟师姐不也叫破了你是盛宗弟子,可如今大家都只烦着她,反倒是把你放过去了。”

        那日迟师姐只是叫了一声倪师妹,并未点出阮慈师门,只说两人不是同路人,众人都当阮慈是其余盛宗弟子,和迟师姐早已相识,而且关系不太和睦。阮慈道,“迟师姐是上清门弟子,你们全都是上清门麾下高弟,和上清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她当然不好做得太明显,唯恐无意间得罪了你们背后的师尊。可我就不一样了,谁知道我是哪里来的?纠缠太过,我一剑杀了他们,说走就走,谁能拦住我。”

        莲师妹在她身旁笑道,“慈师妹是最爱吓人的,其实你心地最软,我们前日在山脚下捕到的那只灵兔,还不是你极力劝说大家放归山林?连只兔子都舍不得杀呢,杀那九婴蛇倒是眼都不眨一下。”

        三人谈谈说说,也往山林中去,在林中盘膝调息片刻,不少修士手中都是捏起灵玉,回复法力——筑基修士,出行可以御气而行,化身遁光,也可以驾驭法器,若是悠然而游,那么法力当然犹如无穷无尽,随时炼化。可一旦要极速飞驰,那便要看各修士玉池有多宽阔、功法有多高妙、遁法有多精深了。阮慈在绿玉明堂初遇孟令月一行人时,往回飞遁几个时辰就要停下歇息,便是要照顾几个伤员,让他们有打坐调息,炼化灵气的机会。

        孟令月既然言明只休整十二个时辰便要进山,不少修士便知道按自己炼化灵气的速度,在进山前很难恢复到神完气足的最佳状态,因此不得不取出灵玉,汲取其中的精纯灵气。各修士更是在山林中分居几处,也免得互相争抢灵气,倒是两边耽误。其实能跟上来的修士,多少都是有些本领的,他们一行人都是跟着迟师姐的速度来走,迟师姐前几日遁速极快,那些功行平庸的修士,若无同门相助,早就掉队了。

        阮慈根底深厚,又有东华剑相助,遁行这十几日并不觉得有什么消耗,不过机会难得,也是闭目修炼了几个时辰,将第一层高台又凝练起了一丝,在内景天地中仰首上望,她的内景天地上空原本乃是一团雾气,此时雾气逐渐消散,露出碧蓝色的青空,一阵风过,空中突然起了些许涟漪,但又极为虚幻,仿佛有一泓海市蜃楼一般的池水,高挂在空中,又像是玉池的倒影。这便是筑基之后,修士神念逐渐形成的识海。这识海其实原本一直存在于人体之中,只是凡人的识海极为微小,无形无质,直到筑基之后,才慢慢凝化虚影。此时还是若有若无,若不是积聚精神,很难发觉它偶尔泛起的涟漪。

        难怪说意修只是给大能转世准备的功法,这识海乃是高悬玉池上方,想来是由法力化成的玉池承托,若是一个人突然有了极其庞大的识海,却没有相应的法力,很可能会被识海压垮道基。阮慈此时回想自己得剑之处承受的折磨,心中也是暗叫侥幸,她还是凡人,便炼化了东华剑,所受折磨都在识海之中,是以神识天然便要比许多修士强大,若不是宋国人七百年来采精食气,养得她禀赋厚实,炼就无漏金身,可以分担识海重量,只怕修行都要受到影响,不可能这般一帆风顺。

        当然,所谓的顺遂,也并非没有代价,阮慈缓缓睁开双眼,在心中品味着自身和东华剑日益紧密的联系,起身收了随手布下的小小幻阵,抬首一望天边,已是明月高悬。她跃上枝头,神念略一探出,见孟令月方向依旧是被法阵遮护,便知道她修行未完,倒是李平彦,正在树梢赏月,寻思片刻,便掠到他身边坐下,问道,“李师兄,你不多打坐一会儿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