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86 非比寻常 (3 / 5)

还不赶快来体验!!!

        蓝礼的肩膀微不可见地耸了耸,那轻轻上扬的嘴角勾勒出一抹青春的肆意和不羁,“如果角色的设定不是二十岁出头的话。”

        反其道而行之,如此回答,成功地让卡尔眼底涌现出些许笑意,“我的构想,这位老师是三十岁到三十五岁。如果稍稍年轻一些,我想你可能需要留一些胡渣,我不确定,这应该是化妆师的工作,我显然不是最好的询问对象。”

        这让蓝礼想起了今天下午安迪的拜访。

        优秀的剧本,男主角的年龄设定大多都是四十岁以上;年轻的角色,剧本的架构大多都无法逃离青春、成长、爱情等话题的桎梏,像“活埋”、“爱疯了”这样合适又出色的剧本和角色,着实不多。但,如果是戏剧呢?

        戏剧的阶级制度远远比电影要更加森严。在好莱坞,“暮光之城”那样一夜爆红的奇迹数不胜数;但是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只能坚持不懈地打磨自己的实力,慢慢累积经验,就如同苦媳妇熬成婆一般,一步一步前行,没有捷径。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戏剧和电影不同,因为观众距离的关系,也因为浓妆的关系,其实年龄的影响力被削弱了;而且,戏剧考验的是表现派的扎实功底,与年龄阅历无关,更多还是与技艺打磨有关。

        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戏剧的角色更加丰富也更加多变,年龄选择也更加多样,甚至不少戏剧剧本,都是以年轻人为主的。

        毕竟,现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都日渐式微,除了那些经典的老剧本之外,一个剧本能够上演三个季度就已经非常难得了,编剧们在创作时,也尽量开始谋求创新和改变。所以,重点还是在于,合适的剧本,合适的角色。

        “那么,你有兴趣吗?”卡尔目光灼灼地看着蓝礼,接着询问到,“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到卡座那里坐下来,面对面地深入交谈,了解一下剧本,了解一下角色,你还可以和托尼交换一下意见。”

        虽然是在询问蓝礼的意见,但那双专注的眼神却在表明着:我不接受拒绝作为答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