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正文 第一百八十七章 凉薄 (8 / 9)

还不赶快来体验!!!

        虽然肯定还是不免泛泛而谈,但亦是会有真知灼见。

        本朝名相,从策问中一骑绝尘,引发朝野瞩目的,大有人在。

        经义寻常,还不会失去朝官资格,策问普通的,也就只能是三甲以下出身,起点就比较低,以从八品,正八品的低职做起,多半就是在地方州县迁转,这一辈子也不要想进入京师为朝官。

        至于到五品以上,成为朝廷重臣,那就更是想也别想了。

        策问要言之有物,不仅下笔成文要有章法,最重要的是平时注意收集邸抄信息,对朝廷大政有所了解,这才能言之有物。

        这使得文武官员的家族子弟,那些世代官绅的大世家更容易叫子弟写出精采的策问来。

        唐末时,有人抱怨宰相李德裕给世家子弟太多机会,李德裕就是反问,那些科举儒生,都是一笔好文章,但朝廷的典章制度,边郡地方情形,朝廷运作规矩,那些科举进士能如世家大族子弟娴熟否?

        大魏不会断绝普通寒门子弟的上进之路,那些英才在有限的条件下一样能够成功。也不会刻意打压世家豪族,福建的昌文侯府,一门数十进士,就是在策问上占了大便宜。

        最后才是诗词,与唐时重诗词的科举制度相比,大魏的诗词已经沦为第三样,纯粹是锦上添花之举,策问第一,经义第二,诗词第三,没有策问和经义打底子,诗词写的再好,也就适合青楼传唱,不妨去奉旨填词,走马章台,还是不要为官的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